发表时间: 2021-06-25 13:25:25
来源: 文章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浏览:
1957~1958年达到了总体的45,这是因从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开始,纸浆工业对不锈钢的需求增强,特别是在强腐蚀性的环境中,由于当时采用了在蒸解纸浆原料时使用亚硫酸盐的SP法所以除漂白工序以外,在蒸解工序中也大量使用不锈钢特别是316系列和317系列不锈钢。与初期处理其他酸的成套设备一样,虽然利用后固溶温度下的热处理、急冷等方法进行了处理,但这种用途也存在晶间腐蚀问题逆流闭式冷却塔此后蒸气溶解釜就固定使用316L钢和317L钢的复合板。此外,近年来使用碱的蒸解(KP法)成为主流,由于腐蚀性较弱,蒸解釜所使用的不锈钢,其主体也变为SUs304或者SUS304L。可是在漂白工序中,有时候也会暴露在腐蚀性为强烈的条件下,所以316系列不锈钢是不够的,有时候还需要使用317系列不锈钢(3Mo),甚至是Hastelloy碳或钛。
中列举了1960年以前日本的不锈钢专门生产厂商开发、制造的耐腐蚀特殊不锈钢的成分,其中大多数是把欧洲开发的钢种通过在日本化学成套设备上的使用、改良后获得的,特别是高Cr高Ni-MoCu钢和CrNi-高Mo钢被认为是日本的生产厂商把在德国用于化学成套设备上的不锈钢改良成日本国内用钢后获得的。此外,表3.3中把铬降低到10左右的钢种,是作为耐不锈钢被制造的,但是由于初其耐性还不是十分充分,所以并未被大规模利用。针对这个耐性问題,除了非金属材料以外,作为金属材料使用了HastelloyB(Ni-30Mo)、HastelloyC(N-16Cr-16Mo)等镍合金,此后也使用了钽和锆。对于上述不锈钢难以抵抗的环境,作为针对非氧化性酸的金属材料,人们使用镍合金,lium(Cr20以上,含多量Mo、Cu的N合金)以及HastelloyB(Ni-30Mo)、HastelloyC(Ni-16Cr-16Mo)等,这些也是国外开发又在20世纪60年代初之前被日本国产化了的。此后,又开发、制造了一系列日本版钢材,如把美国开发的Carpenter20合金的镍含量控制在33-35。
针对高温硫酸了耐腐蚀性的不锈钢(Carpenter20Cb3)以及含镍较多的In-colby825(20Cr40Ni-3Mo2C当时被称做Nione)等。可是,不怎么增加镍量逆流闭式冷却塔而是通过增加铬的含量来提高耐腐蚀性的钢,如25Cr-30Ni-5Mo-14Cu(STC8)【8,20Cr-40Ni-12Mo(NARLOY3)9分别于1964年和1967年在日本国内被开发。前者与Carpenter20相比,含有较多的铬而Mo、Cu较少,具有更强的耐硫酸性;后者是将HastelloyC的镍含量减少的合金,通过提高铬含量在含有氧化酸以及氧化剂的非氧化酸环境中,可以发挥出优于HastelloyC的耐腐蚀性另外,节约了奥氏体不锈钢中的镍含量,由奥氏体和铁素体两相所组成的不锈钢,在20世纪30年代,作为耐晶间腐蚀钢被欧洲开发出来,美国也投入了生产,不过由于在制造上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主要作为铸造件被使用,在各国被标准化。日本也于1950年左右制造出相当于美国AISI329的双相不锈钢的铸造件。